5 傳熱模式---熱對流和熱輻射 當一個高溫物體被放入一個較冷的環境中時,能量就會從高溫物體轉移到外部環境中。環境可以是固態、液態或氣態。在電路環境中,熱傳遞方式主要為以下幾種:
當兩個物體接觸,其中至少有一個物體通過流體交換熱量時,就會發生熱對流。為了使這一現象發生,必須在兩個物體之間放置流體,流體需相對於交換熱量的物體做相對運動。 因此,對流可以發生在固體和液體之間、固體和氣態物質之間、液體和氣態物質之間,也可以發生在兩種液體之間。 一般來說,對流發生在流體內部一個有限的空間內,這個空間從流體和其他物體的界面開始,結束的距離取決於具體情況,但仍會有所減小。 這是最難以用數學方法預測的傳熱模式。 圖17:對流示意圖 根據兩個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,對流可分為兩種類型:
圖18:對流模式 ![]() 對於對流模式,熱阻可概括為公式6: 其中,hc 是傳熱係數,As 是表面積。散熱器製造商通常會提供一些熱曲線。 圖19:散熱器的熱曲線 針對對流這種熱傳遞方式,一些建議如下:
熱輻射是麥克斯韋定律、赫茲定律和普朗克定律應用於熱傳遞的結果。其原因在於,當兩個不同溫度的物體之間沒有任何物質(即真空)時,就不會發生對流或熱傳導。唯一的熱量傳遞途徑是通過表面之間的電磁波輻射。
如前所述,輻射熱交換取決於波長、方向和溫度。然而,在實際應用中,通常使用近似值,特別是假定發射面完全漫反射(即輻射與方向無關),並且材料特性(吸收係數、反射和透射)與波長無關。對於熱輻射模式,熱阻可概括為公式7: 其中,hr是輻射傳熱係數,Ar是輻射表面積,hr可以使用Stefan-Boltzmann方程進行總結: 其中ε是發射率,σ是Stefan-Boltzmann常數,TS是表面溫度,Ta是環境溫度。 如同對流,針對輻射的一些建議:
表2:發射率係數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