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電子紙? 電子紙其實是一種輕薄的顯示器技術,具可彎曲、雙穩態(畫面持續顯示不消失)和低耗電特性,類似在紙上印刷、書寫的視覺觀感。目前在市面上販售的電子紙產品,基本上大多是以電泳材料(electrophoretic display, EPD)為顯示介質,搭配薄膜電晶體(thin-film transistor,TFT)基板形成顯示矩陣式面板。 電子紙如何顯色? EPD 的電子紙材料是由帶電染色粒子懸浮在有色或透明的溶液上所構成,它的基本原理是依據被施加的電場方向及強度,將帶電粒子移動到電泳顯示薄膜的上方或是下方。在穩定狀態(steady state)時電泳顯示無須耗電,並擁有使染色粒子停滯以維持圖像的省電功能。為了讓電泳材料中的粒子能夠平均分布,有兩項主要技術已被開發:微膠囊(microcap)與微杯(microcup),這兩種技術也有各自的特色與對應且適合的應用。 以黑白的微杯電泳式顯示器為例,每個微杯中裝入帶正電的白色二氧化鈦(titanium dioxide, TiO2)顆粒及黑色的流體溶液。其中微杯的上方為透明軟性基板、下方為電極,當電極改變時,帶電顆粒便會根據電極的正負而向上或向下移動,使得像素顯示出白色粒子或黑色溶液。接著,再搭配黏滯係數較高的膠體(colloid),使染料粒子在介質中不易移動,便能達到斷電時仍能保持原顯示畫面的特性。 至於彩色電子紙,則是將微杯內置入含有兩種以上的帶色粒子。以微杯彩色電泳顯示器為例,在微杯內放入白色(W)、青色(C)、洋紅色(M)、黃色(Y)四種組成粒子,以白色粒子形成上層反光面,當顯示藍色時便將C 和M 推至面板上方,使白色粒子形成反光面,經過C 和M 兩種粒子反射回去的光線成為藍色;而排序為M、Y、W、C,便能顯示出紅色。透過多種有色粒子的堆疊,利用有色粒子間的加色與減色特性,便能反射出不同的顏色。 電子紙優點
電子紙缺點
電子紙與 LCD 的比較![]() 電子紙未來應用發展1. 彩色電子紙的人機介面控制晶片設計:一般使用者在閱讀紙本文件時,也常在文件上使用筆來加註閱讀心得與重點,因此電子紙目前也已開發出適用於黑白電子紙的手寫預測演算法。經由改進演算法架構,使人機介面控制晶片能套用於下世代的彩色電子紙系統,之後也能再修正機率統計模型,精準預測出未來筆跡可能出現的位置,並讓電子紙面板預先進行驅動,進一步降低手寫延遲的情況,並開發加速設計晶片。 2. 搭配近場通訊的無電源式電子紙:近場通訊(near field communication, NFC)能允許電子設備之間執行非接觸式點對點資料傳輸,若以驅動能量來源區別,又可以分為主動式及被動式兩種⸺主動式的電子紙系統內置有電池,可以主動傳送訊號供感應器讀取;被動式本身則沒有電池的裝置,所需電流全靠感應器的無線電波電磁感應產生,所以只有在接收到感應器發出的訊號才會被動的回應感應器。整合本技術與利用電子紙改變顯示內容時需要電源的基本特性,便可發展無電源式電子紙系統。 3. 新型態的電子紙應用:除了應用於閱讀器、手機、其他穿戴式裝置之外,電子紙也已經大量應用於大賣場中的貨架標籤中。這些貨價標籤所顯示的即時訊息與價格可以透過無線通訊的技術,達到即時更新的目標、減低人力需求負擔。另一方面,電子紙非常適合應用於公車站的即時訊息看板中,尤其在許多偏遠地區布設電線的工程十分不易,若能藉由電子紙極度省電的特性,再搭配太陽能儲電系統與無線通訊系統,就可以直接安裝、直接使用。此外,電子紙早已成功應用於行李箱的登機條碼、信用卡的即時密碼等應用。未來可將應用層面再次擴展於各類廣告招牌,使得顯示於招牌的內容更加多元豐富也不至於浪費能源。甚至還可以結合人工智慧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 AI)系統,將電子紙應用於智慧家庭與智慧城市等領域,讓即時訊息的顯示可以無所不在,更兼顧節能目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