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接地电阻? 接地电阻大小直接体现了电气装置与“地”接触的良好程度,也反映了接地网的规模。在单点接地系统、干扰性强等条件下,可以采用辅助地极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。 接地主要分以下四种 02防静电接地: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将易燃油、天然气贮藏罐和管道、电子设备等的接地。 03防雷接地:为了将雷电引入地下,将防雷设备(避雷针等)的接地端与大地相连,以消除雷电过电压对电气设备、人身财产的危害的接地,也称过电压保护接地。 04工作接地:是指将电力系统的某点(如中性点)直接接大地,或经消弧线圈、电阻等与大地金属连接,如变压器、互感器中性点接地等。 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1、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; 2、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; 3、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; 4、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; 5、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。 6、共用接地体(联合接地)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; 7、仪表携带、使用时须小心轻放,避免剧烈震动。 注:避雷针的地线属于防雷保护接地,如果避雷针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接地电阻都是按要求设置的,那么就可以将防静电设备的地线与避雷针地线接在一起,因为避雷针的接地电阻比静电接地电阻小10倍,因此发生雷电事故时大部分雷电将从避雷针地泄放,经过防静电地的电流则可以忽略不计。 接地电阻为什么一般不大于4Ω? 很多家用电器,我们在使用过程中,往往会接触到电器的壳体,比如冰箱开关门、洗衣机开关门等。但一旦电器发生故障,壳体会带上一定的电压,当人接触壳体时会发生电击,十分危险,因此通过接地电阻把电引向大地是非常有必要的。 对于接地电阻,我们希望越小越好。根据欧姆定律,电压一定时,电阻与电流成反比;因此,工作电压确定的情况下,接地电阻越小,能通过的电流就越大,电流泄放效果越好。如果漏电的话,电就全部从接地的地线上传到地下了。 1 接地电阻的最高限值为什么是4Ω 正常情况下,当电气系统设备假若发生故障时,故障电流正常不会大于10A,所以当接地电阻为4Ω时,流过接地电阻时产生的故障电压可由欧姆定律计算:4x10=40V。而经实验形成的标准规定,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,任何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大地之间的电压均不得超过交流(50~500Hz)有效值50V。 这样小于50V的故障电压是较为安全的,几乎不可能引起人体电击事故,因此接地电阻的最高限值就规定在了4Ω。 ![]() 2 重要原因 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是保持接地电阻相应阻值的重要原因。电力系统建设、运行和管理必须遵守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,在电力行业这些规范规定,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检验得来的经验教训,尤其是涉及安全的条款,无一不是电力先行者们经过血的教训而得来的实践经验和数据,其中就包括接地电阻的规定。 例如《电气安全规范》,规定了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对于接地电阻的要求。若接地电阻大于规定值,则会导致设备存在安全隐患,就违反相关标准和法规,更重要的是影响周边人员生命安全。 ![]() 3 合适的接地方式 选用合适的接地方式也能保证接地电阻不大于4Ω。在不同的用电场所,需要选择适当的接地方式。例如,对于干式变压器,使用母线法接地,可以减小母线电感,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,进而保持接地电阻不大于4Ω。 4 地面环境和接地材料的影响 通常,地面的土壤电阻率、潮湿程度、温度等因素会影响接地电阻。选择合适的接地材料和合理的接地方式,可以调整接地电阻的大小,保证接地电阻不大于4Ω。 接地电阻的应用场景 电器设备安全地 还有电子设备内部的工作接地等等,都是接地电阻越小越好。有一些电子设备会产生静电,如果接入了接地电阻,能够防止因为静电而产生的危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