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线电爱好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无线电爱好网 首页 技术应用 初学入门 查看内容

RCD钳位电路介绍和参数计算

2022-8-23 10:44| 发布者: 闪电| 查看: 1| 评论: 0

摘要: 一.RCD 吸收电路和RCD钳位电路的区分早期开关电源是是使用RCD吸收电路,它的作用是减少开关管(早期使用BJT做开关管)的交叉损耗,从而改善开关管的损耗和温度。同时,能够减少开关管关断转换过程中开关管上的dv/dt, ...

一.RCD 吸收电路和RCD钳位电路的区分

早期开关电源是是使用RCD吸收电路,它的作用是减少开关管(早期使用BJT做开关管)的交叉损耗,从而改善开关管的损耗和温度。同时,能够减少开关管关断转换过程中开关管上的dv/dt,从而增加可靠性。RCD吸收电路和RCD钳位电路很像,RCD代表电阻,电容和二极管,RCD钳位电路中使用的电容比较大(典型10~47nF)和比较大的电阻R。而RCD吸收电路中电容会比较小,一般是1~2nF,电阻R也小得多。

从功能上讲:1.RCD吸收电路中,电容每个周期完全放电,但在RCD钳位电路中,电容每周期不完全放电,一直保持预充电,仅比钳位电压低一些。。因此。RCD钳位电路仅在一定的MOS DS电压之上才起作用,RCD钳位二极管才会导通。在该电压水平之下,RCD钳位电路几乎不工作。RCD钳位二极管导通时,因为RCD钳位电路电容很大,可以将反激电源的漏感电压尖峰削至安全值。2.RCD吸收电路电容每周期都完全放电,在开关管关断时,RCD吸收电容立刻准备吸收部分续流电流,并以此降低开关管上的dv/dt,把开关管交叉损耗部分转移到自身。,从而到达辅助开关管动作的目的。

        如今,RCD吸收电路几乎废弃不用,因为RCD吸收电路是针对早期开关管BJT设计的吸收电路,目前已使用MOS管作为开关管,而且现在的开关管速度很快,每周期的开关管转换时间大概50~100ns,相对于早期的几个us减少了很多。


二.RCD钳位电路中R和C的推导


1.MOS管关断后的漏感电压Vlk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获得,

主感量上的电压Vlm=Vin+VOR(折射电压)

MOS管漏极的电压Vds 约等于RCD钳位电路的钳位电压Vclamp+Vin

则MOS关断后的漏感电压Vlk=(Vclamp+Vin)-(Vin+VOR)=Vclamp-VOR

 

2.原边侧电感的能量是通过变压器耦合到副边侧,但是漏感能量不上耦合的,,需要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,如热量。当开关管关断时,漏感电压Vlk=Vclamp-VOR,它导致原边侧电流在Δt时间内减缓,不会立马降到零。当Δt时间结束后,副边侧绕组才开始接受全部原边侧电流。关断转换最终完成。

由伏秒平衡公式Vt=Li得到Vlk*Δt=Lik*ΔI

推导得到Δt=(Llk*ΔI)/Vlk=(Llk*Ipk)/ (Vclamp-VOR).




3.钳位损耗方程

进入钳位电路的能量,因为Δt时间内的平均电流是Ipk/2,则

ε=(Ipk/2)*Vclamp*Δt

ε=(Ipk/2)*Vclamp*(Llk*Ipk)/ (Vclamp-VOR) =1/2*Llk*Ipk^2*Vclamp/ (Vclamp-VOR)

Pclamp=ε*fsw (fsw是开关频率)

即Pclamp=1/2*Llk*Ipk^2*fsw*Vclamp/ (Vclamp-VOR)

如下图,对于RCD钳位电路来说Vclamp=Vcap

则Vcap^2/R=Pclamp即可求出R=Vcap^2/Pclamp

代入可得R=Vcap^2/(1/2*Llk*Ipk^2*fsw*Vclamp/ (Vclamp-VOR))

R=2*Vcap*(Vcap-VOR)/(Llk*Ipk^2*fsw)


在整个开关周期,除了Δt时间内,电容几乎以恒定的速率放电,流过电阻的电流几乎是恒定的,如下公式则被满足:I=C*ΔV/Δt=C*ΔV*fsw,且I=Vcap/R

则可求出C*ΔV*fsw=Vcap/R

解的C=Vcap/(R*ΔV*fsw)

按照电压纹波为5%-10%,按最大值去选则ΔV=Vcap*1/10,选择合适的C值,所以C为:C>=10/(R*fsw)

ΔV是电压纹波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
QQ|关于本站|小黑屋|Archiver|手机版|无线电爱好网 ( 粤ICP备15040352号 ) 无线电爱好技术交流5 无线电爱好技术交流1无线电爱好技术交流9开关电源讨论群LED照明应用、电源无线电爱好技术交流4无线电爱好技术交流8无线电爱好技术交流10无线电爱好技术交流11

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224号

GMT+8, 2022-8-23 10:44 , Processed in 0.109200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