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上右边部分是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,左边部分是相应流程对应的工具,主要流程如下: RTL Coding:RTL级代码编写,以电路图或硬件描述语言的形式形成电路文件;输入的文件经过编译后,可以形成对电路逻辑模型的标准描述; Functional simulation:功能仿真,对RTL coding后的电路文件加入输入测试信号,检查输出信号是否满足设计要求;在此没有考虑任何时间关系,只是检测逻辑是否有错; Logic synthesis:综合,综合工具把硬件语言描述的电路逻辑按照设计工程师的面积、功耗、延时等约束要求转变为用门级结构描述的模块。 Netlist:网表,z综合后的一种门级电路描述文件。 Pre-playout simulation:前仿真,采用综合出的电路结构,对每个逻辑单元添加上对应的时间延迟信息;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,检测电路是否存在逻辑或时序错误; Place & Route:电路的布局,定位与布线:对于通过前仿真的电路系统,从全局到局部,进行每个单元的定位以及相关的连线安排。在这步流程中,会对电路进行电路参数提取:根据连线的具体长度和负载程度,提取每一根连线的电阻/电容参数,得到相应的时间延迟信息; Post Simulation:后仿真,将提取的连线参数代入到电路中,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,检测电路是否存在逻辑或时序错误。 |
|关于本站|小黑屋|Archiver|手机版|无线电爱好网
( 粤ICP备14010847号 )
GMT+8, 2014-5-23 12:47 , Processed in 0.110437 second(s), 27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1 Licensed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