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基本概念:
晶体管亚阈状态是MOSFET的一种重要工作状态(工作模式),又称为MOSFET的
亚阈值区(Subthreshold region)。
这是MOSFET的栅极电压Vgs处在阈值电压VT以下、又没有出现导电沟道的一种工作状态,即是Vgs≤VT 、表面势ψs ≈ 费米势ψb(即表面为弱反型)的状态。这时还是有一股较小的电流通过器件,该电流即称为
亚阈电流。
亚阈电流虽然较小,但是它却能很好地够受到栅极电压的控制,所以亚阈状态的MOSFET在低电压、低功耗应用时很有利,特别是在
逻辑开关和
存储器等的
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中非常受到人们的重视。
(2)亚阈电流的产生机理:
MOSFET在没有出现表面沟道的情况下,它的“源区(n+)-衬底(p)-漏区(n+)”即自然地构成了一个n+-p-n+
双极型晶体管(基区宽度为沟道长度);而栅-源电压的作用,使得半导体表面发生弱反型(产生表面势ys),即导致衬底表面附近处的电子能量降低;而源-漏电压又在p型区表面附近处产生电子的漂移电场,即导致源-漏之间的能带倾斜。亚阈电流就是由源区注入到衬底表面的少数载流子、并扩散到漏区所形成的电流,本质上是少数载流子的扩散电流(在半导体衬底表面附近处的扩散电流)。当然,由于对应的n+-p-n+双极晶体管的基区宽度很大,所以通过的亚阈电流也必然较小,而且电流放大系数也必然很低。
(3)亚阈状态的特性:
因为ψs = Vgs–VT , 则MOSFET的亚阈电流为Idsub∝ exp(qψs/kT) ∝ exp(q [Vgs–VT] / kT) ,即输出的亚阈电流随着输入栅-源电压Vgs作指数式增大;并且在Vds>3kT/q时, 亚阈电流与Vds的关系不大。但在Vgs>VT (即ψs > 2ψfb,即出现沟道) 时,则输出源-漏电流与Vgs之间有线性或平方的关系,这属于正常的MOSFET传导的电流。
MOSFET的这种亚阈工作状态与其饱和工作状态相比,具有低电压和低功耗的优点,在逻辑应用中有很大的价值。所以,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,虽然采用的基本器件是MOSFET,但是其工作的物理基础却是双极型晶体管原理。
(4)亚阈状态的性能指标——亚阈值斜率(栅压摆幅):
由于MOSFET的亚阈电流IDsub随着VGS的增大而指数式增加,为了表征这种栅-源电压对于亚阈电流的影响状况(即亚阈特性的好坏),就引入一个所谓亚阈值斜率(栅极电压摆幅)S的参量。S定义为:S=dVgs/d(lgIdsub)。
S即表示亚阈电流Idsub减小10倍所需要的栅-源电压(单位是[mV/dec])。显然,S的值愈小,器件的开关(即在导通态和截止态之间的转换)速度就愈快。因此S值的大小反映了MOSFET在亚阈区的开关性能。在理想情况下,可求得S=59.6 mV/dec,这就表明,当栅-源电压改变大约60mV时就会使亚阈电流发生很大的变化。
因为MOSFET的亚阈电流是少数载流子扩散电流,所以亚阈电流与Vgs的关系、即S的大小,将与影响少数载流子注入效率及其运动的因素、以及影响栅极控制能力的因素有关。这些因素主要有衬底掺杂浓度、半导体表面电容、表面态密度和温度。降低衬底掺杂浓度和减小半导体表面态密度,减小耗尽层电容和增大氧化层电容,以及降低温度,都可以减小S值。从而,为了提高MOSFET的亚阈区工作速度,就应当尽量减小MOS栅极系统中的界面态和降低衬底掺杂浓度,并且在MOSFET工作时应当加上一定的衬偏电压(以减小耗尽层电容)和保持器件的温度升高不要太大。
[1]